石水井村、大苗寨村建设伊始,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李小云团队在经过深入调研后,结合两村各自的特点,分别为其塑造了云中乐谷云中苗寨的品牌形象。
督促建立两污处理排放主要指标管控机制,完善两污处理收费制度及规范收费全覆盖,完善常态化运行维护制度机制,提高运行维护管理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推动水域革命城乡两污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坚持从实际出发,联合市住建局,对昭阳、鲁甸的城乡两污治理积极开展调研式监督。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全程跟踪督导,把问题整改监督工作作为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力促工作出实效,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通过座谈、查阅资料、分析研判,查出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方面问题14条。强化成果运用,提升派驻监督效能。以调研开路,擦亮派驻监督探头。同时,通过调研督导、查阅资料、谈话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相关单位是否按照要求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问题综合运用谈话提醒、约谈函询、下发整改函或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全面推动整改落实。
建立闭环机制,推动整改落地见效。按照市纪委监委关于江河湖库水域革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专项监督行动要求,将调研问题清单及时反馈相关单位,督促及时召开整改工作调度会议,细化整改措施,倒排整改时限,逐件销号管理,压实推进任务。牢固树立十种鲜明导向,严格落实向上争取、向下挂联、服务部门、科室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上下左右形成工作合力。
提升奋进之能锻造一流队伍为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和组织纪律保障,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市财政局党组坚持凝心铸魂筑牢根基,建立党组+支部+科室的立体化全覆盖学习制度。出台促进农民增收联农带农市场主体奖补办法,建立规模9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引导建立财政资金+市场主体+农户全覆盖利益联结机制,年初规划的82个到人到户类项目已实施66个,支出进度达63%。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好换届选举工作,通过党组成员任机关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科室负责人任党小组长、科级干部任机关党委委员、年轻业务骨干任支部委员等形式,选优配强机关党委、支委班子,采取机关与企业分设党支部、局领导与分管科室划分在一个党支部、业务相近科室划分在一个党小组等形式,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主动邀请财政部、省财政厅、中财大等领导、专家11人为全市财政干部授课,干部职工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争取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支持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创新开展四个一重点工作考核,聚焦财政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痛点,确定22个重点课题,统一编印工作方案,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联系非党干部工作机制,实行党员先锋岗红黑榜等制度,开展基层治理不良现象整治,进行指尖上脚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自查自纠,大力发扬务求实效的优良作风,营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浓厚氛围。修订完善党建引领业务综合考评制度,实行季调度、年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与科室考核、个人考核挂钩,作为评优评先、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昭通市财政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争创三个一流目标,深入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争取到位衔接资金比2022年增长9.2%,制定实施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整体效益的十二条措施,有力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得到了国家和省级财政、乡村振兴部门的充分肯定视频来源:昭通市公安局视频来源:昭通市公安局视频来源:昭通市公安局
视频来源:昭通市公安局视频来源:昭通市公安局
科技赋能,大规模有大回报距离洒渔镇苹果交易集散中心三十多公里的永丰镇,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昭阳红现代苹果产业基地苹果分选生产车间里,每小时20吨苹果分选线有序运转,机械上料、自动清洗、智能检测、分类输送、自动封箱。整条分选线有36个通道,每个通道的标准都不一样,通过中央控制,分选线根据苹果甜度、糖度、酸度进行监测,并分等级出果。
销售时节,可解决季节性就业人员8000余人,联农带农带动群众年增收12000元,带动了餐饮、住宿、物流、电商、仓储等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经过多年的引种、培育和发展,昭通成为了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中国西南冷凉高地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特色优质苹果产区、中国面向东盟苹果供应基地,被誉为世界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苹果标准化规模生产区,昭通苹果也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致富果。他们只需当面谈好价格,定好交货地点,苹果就会被安排装入集市外围等待已久的卡车,运往全国各地。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全昭通市年龄最大的苹果树,每年仍可结出约200公斤的苹果。1962年,为了推广苹果种植,白鹤村补种了第二批苹果树,其中就有这棵花甲之年的老树,也是现存的唯一一棵老树。作为西南最大的苹果交易集散中心,此处已建成的苹果物流园区占地300亩,承担着昭通市80%以上的苹果交易集散,苹果上市期间,日均交易量近4000吨,可南下东南亚,远销澳洲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低纬度、高海拔、强光照,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无工业污染,是中国苹果种植最适宜的地区。一棵果树富了一方百姓在云南昭通洒渔镇白鹤村苹果园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试验基地里,有一棵苹果树已入花甲之年。
国投中鲁等企业入驻集散中心后,建设了3000吨气调库,每小时20吨的苹果分选线等配套设施,形成了产、供、销、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1940年,留美博士吴镜漪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入160棵苹果树到洒渔镇白鹤村,苹果这个产业从此在洒渔镇安家落户。
10月19日,中国(昭通)苹果产业品牌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招商推介和签约仪式举行。到了苹果成熟的季节,这里每天早上都会被前来交易的果农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挤得水泄不通。
昭通的苹果熟了,熟的不只是苹果,更是当地居民的致富果幸福果。集市水泄不通,销路全国畅通距离老树不远的地方,是洒渔镇苹果交易集散中心。近年来,昭通市先后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昭通超越等81家从事苹果种植、加工、营销的重点企业,建成目前全国最大的苹果产业冷链物流园、创建254个规范化管理的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果农户均收入7.25万元、人均收入1.89万元。成熟的不仅仅是苹果,更有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成熟的也不仅仅是农作物,更有交通、文化、旅游、生态……青山叠翠,一个个苹果园遍布山川,山风吹来,果树迎风摇曳,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
据了解,2023年是洒渔镇近十年来产量最高、果品质量最好,价格最高的一年,平均单价预计2.6元/市斤,苹果产值将达21亿元,综合产值30亿元左右。公司董事长温连庆介绍,基地种植采用矮砧密植模式,运用果园放蜂授粉技术、植保监控系统、生物防治系统、果树负载量管理、果园机械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滴灌六大核心技术,高标准打造10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配套建成4万吨苹果保鲜气调库等,以严格的品质控制标准和精细的产品划分类别,推动昭通苹果标准化、品牌化。
温连庆说,果园整体产量和销售渠道比往年都有所增加,今年增加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等省会城市的经销商,一天有1千多名工人务工,每天苹果销售量300吨左右,苹果销售平均单价在每吨1.2万元以上。在本次大会的招商推介会和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1个,总签约金额34.53亿元,主要涉及果胶生产建设、盒马村建设、肉牛生产集群发展、冷水鱼生态养殖、生态竹笋及食品加工等项目。
成熟的不仅仅是苹果近年来,昭通市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立足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辐射交汇地带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100万亩苹果、600万亩竹子、237万亩马铃薯、155万亩花椒、10万亩天麻和3626万千瓦清洁电力、130亿吨磷矿、436亿吨硅矿、136.5亿吨煤炭的丰富资源优势,践行企有所呼,政有所应的店小二精神,打造让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全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化工及新材料、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目前,昭通市苹果种植面积近百万亩,果农14万户,产量110万吨,产值130亿元,建成了全国技术领先的现代化果园、冷链物流园、气调保鲜库、自动分选线,苹果品牌价值位列国家地理标志苹果品牌价值排行榜前三,相关企业和产品获良好农业规范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84个、有机食品认证3个。
特有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造就了昭通苹果早、甜、香、脆、艳的品质特点,同品种比中国北方产区早成熟20-30天,不套袋、甜脆可口、香味浓、色泽艳丽作为西南最大的苹果交易集散中心,此处已建成的苹果物流园区占地300亩,承担着昭通市80%以上的苹果交易集散,苹果上市期间,日均交易量近4000吨,可南下东南亚,远销澳洲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国投中鲁等企业入驻集散中心后,建设了3000吨气调库,每小时20吨的苹果分选线等配套设施,形成了产、供、销、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据了解,2023年是洒渔镇近十年来产量最高、果品质量最好,价格最高的一年,平均单价预计2.6元/市斤,苹果产值将达21亿元,综合产值30亿元左右。
到了苹果成熟的季节,这里每天早上都会被前来交易的果农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挤得水泄不通。成熟的不仅仅是苹果,更有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成熟的也不仅仅是农作物,更有交通、文化、旅游、生态……青山叠翠,一个个苹果园遍布山川,山风吹来,果树迎风摇曳,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
在本次大会的招商推介会和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1个,总签约金额34.53亿元,主要涉及果胶生产建设、盒马村建设、肉牛生产集群发展、冷水鱼生态养殖、生态竹笋及食品加工等项目。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低纬度、高海拔、强光照,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无工业污染,是中国苹果种植最适宜的地区。
10月19日,中国(昭通)苹果产业品牌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招商推介和签约仪式举行。公司董事长温连庆介绍,基地种植采用矮砧密植模式,运用果园放蜂授粉技术、植保监控系统、生物防治系统、果树负载量管理、果园机械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滴灌六大核心技术,高标准打造10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配套建成4万吨苹果保鲜气调库等,以严格的品质控制标准和精细的产品划分类别,推动昭通苹果标准化、品牌化。